1. 劉青雲|《爸爸》

在電影《爸爸》中,劉青雲一如既往地展現他爐火純青的演技,飾演一位年邁卻堅強的父親,面對家庭、社會與疾病的多重壓力。他的角色是那種不擅言辭卻深藏愛意的父親形象,靠微妙的眼神、遲疑的停頓與簡單的動作,將角色內心的複雜情感層層展開。劉青雲用一種幾近隱忍的方式,把觀眾一步步拉進角色的情緒深處,讓人不自覺地為這位父親的沉默與堅強感到鼻酸。
劉青雲是香港演藝圈中最具代表性的實力派演員之一,曾以《我要成名》《爆裂刑警》《竊聽風雲3》等作品屢獲金像獎肯定。他的演出風格低調內斂,卻總能在關鍵時刻以情感爆發打動觀眾。他的演技並非表面張揚,而是深植於角色內核之中。在《爸爸》中,劉青雲再次證明了自己作為「影帝常客」的絕對實力。
2. 林峯|《九龍城寨之圍城》

《九龍城寨之圍城》是一部充滿動作與情義的江湖故事,林峯在片中飾演熱血的拳手信一,將一位在殘酷環境中堅守正義與兄弟情的男人演繹得深情而立體。這個角色既要有肉搏時的強悍,也要在內心戲裡展現複雜掙扎。林峯在動作場面中氣場全開,而在與兄弟、生死、信念相關的情節中,他則用眼神與語調傳遞角色的情感深度,為電影添上了豐富的人性層次。
林峯早年以電視劇走紅,如《尋秦記》《使徒行者》等,累積大量人氣。他在影視之間遊走多年,近年逐漸轉型進軍大銀幕,挑戰更具深度的角色。《九龍城寨之圍城》可說是他演藝轉型的重要里程碑,也讓觀眾看見他不只是偶像,更具備一流動作與情感表演能力的潛力派男演員。
3. 游學修|《看我今天怎麼說》

游學修在《看我今天怎麼說》中挑戰演出一位喪禮司儀,面對生活的無力與人際關係的冷漠,他用一種帶點自嘲、帶點疲憊的姿態,將角色那種不被理解卻努力生存的掙扎呈現得極為真實。他的表演沒有誇張或戲劇化,而是極度貼近生活,用許多微小的細節構築出角色的完整面貌。他笑裡藏刀,也淚中帶笑,讓觀眾在笑聲中感受到角色的孤獨與痛苦。
游學修是近年香港電影圈備受矚目的青年演員、導演與編劇。他擅長將日常題材轉化為深刻的影像敘事,從《一念無明》到《濁水漂流》,他經常挑戰邊緣人物或社會觀察角色,並藉此反映都市中無聲者的處境。《看我今天怎麼說》是他演藝生涯的一個高峰,極有可能為他贏得第一座影帝殊榮。
4. 許冠文|《破。地獄》

香港喜劇傳奇許冠文,在《破。地獄》中一改過往幽默形象,詮釋一位臨終之際回顧人生、充滿悔意與反思的角色。他以極簡的肢體語言與語調變化,演活一位即將走入生命終點卻仍帶有深刻人性光輝的老者。這種從「大笑」轉向「沉靜」的轉變,更加顯示出許冠文對角色理解的深度與控制力。他的每一句台詞彷彿都在問觀眾:「你,準備好了嗎?」
許冠文是香港電影史上最具地位的演員之一,也是開創本土喜劇電影風格的奠基者。代表作如《鬼馬雙星》《摩登保鑣》等,在影壇有舉足輕重的地位。近年他雖然淡出演藝圈,但偶爾復出總能引起關注。《破。地獄》不僅是他演技上的再度突破,更可能是他從影生涯中,情感最濃烈、哲思最深的一次演出。
5. 郭富城|《臨時劫案》

郭富城在《臨時劫案》中飾演一位風格大膽、性格難測的臨時劫匪,既有不按牌理出牌的瘋癲,也有藏於深處的創傷與道義。他將角色的浮誇與痛苦交錯呈現,游走於黑色幽默與人性寫實之間,成功為這部犯罪喜劇注入了意外的溫度與張力。郭富城在動作與喜劇節奏之間切換自如,讓人驚豔其表演的彈性與層次。
作為香港四大天王之一,郭富城從歌壇轉戰影壇後,曾以《父子》《踏血尋梅》等片拿下金馬與金像影帝。他近年挑戰多元角色,從警匪片到心理劇,表現出成熟穩健的演技功力。《臨時劫案》為他開啟了全新風格的演出領域,展現他不願被定型、持續突破的企圖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