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電影史上,總有那麼幾位女演員,她們的名字一出現,就帶著時代的印記。對於許多 90 後與千禧世代來說,Anne Hathaway(安·海瑟薇)正是這樣的存在——她不只是一位曾經在迪士尼童話裡穿著禮服的「麻雀公主」,她更是一位在影壇穩紮穩打、以實力與勇氣證明自己的現代女星。

麻雀公主|童話的起點

(中:安·海瑟薇)

2001 年,19 歲的 Anne Hathaway 憑藉《The Princess Diaries》(麻雀公主)出道,飾演一位意外成為公主的普通女孩。這部電影不只讓迪士尼重新找回青春成長類電影的魔力,也讓觀眾記住了這位有著明亮眼神與自然喜感的女孩。

Anne 從不諱言,她知道這樣的角色很容易被定型。但她選擇一條更長遠的路——在每一次演出中尋找突破,讓觀眾發現「她可以不只是可愛」。

時尚浮華背後的蛻變|《穿著Prada的惡魔》

2006 年的《The Devil Wears Prada》(穿著Prada的惡魔)是 Anne 演藝生涯的關鍵轉捩點。她飾演一位初入職場的時尚助理,在魔鬼主編(梅莉·史翠普飾)手下歷經洗禮的成長故事。

電影大獲好評,而 Anne 的轉型也受到矚目。她不再只是公主形象的代言人,而是一位可以詮釋現實世界女性掙扎與成長的女演員。她在電影裡的淡妝造型、漸變時尚與自然演出,深深打動了無數剛踏入社會的觀眾。

勇奪奧斯卡|《悲慘世界》的極限演出

如果說前兩部作品展現了她的可塑性,那麼 2012 年的《Les Misérables》(悲慘世界)則讓 Anne Hathaway 證明了什麼叫做極限投入。

為了演出法蒂娜一角,她不但主動剃髮、減重,更在〈I Dreamed A Dream〉中以單鏡頭一鏡到底的方式唱出角色的絕望與靈魂。這場戲讓她拿下了當年的奧斯卡最佳女配角。

很多觀眾後來回看這段演出,依然會因為她的哽咽與眼神中的痛苦而淚流滿面。

從大螢幕到小螢幕|多元角色的演技之路

Anne Hathaway 沒有停留在高峰。她選擇轉戰不同題材與平台,從《Interstellar》中的太空科學家到《Ocean’s 8》裡玩心十足的女明星;再到 Apple TV+ 影集《WeCrashed》中飾演 WeWork 創辦人之妻,她不斷擴展自己的表演邊界。

這樣的選擇,讓觀眾看到了一位不安於現狀、始終渴望嘗試的演員。

不為誰而演,只為自己

安·海瑟薇並非沒有經歷過影評的爭議與公眾壓力。她曾一度因媒體對其「完美人設」的刻板印象而飽受批評。但她也曾坦言:「我現在的角色,不是為了取悅任何人,而是為了我自己。」

這樣的心聲,也反映在她選擇的角色上——那些不完美、有陰影、有情緒波動的女性角色,反而更能讓她發光。

更多於紅毯女神:她的時尚與社會參與

除了演技,Anne Hathaway 長年被譽為紅毯常勝軍,她的氣質優雅、衣著選擇總能成為話題。她也活躍於公益事業,支持女權、LGBTQ+ 權益、教育平權等議題。

她不只是一位演員,更是一位用影響力去倡導改變的「公主現身」。

結語:她的故事,還沒完結

Anne Hathaway 的演員之路,不是典型的星途坦蕩。她曾被誤解、曾在票房與口碑間浮沉,但她始終在觀眾面前展現出一種真誠與執著。從《麻雀公主》到《悲慘世界》,她的演出見證了時代的變化,也讓我們看見一位演員真正的成長。

她的下一部作品是什麼?也許不是最華麗的大片,但我們都知道,只要她出場,就會有故事等著我們去傾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