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你以為《寄生上流》已經是奉俊昊職涯的巔峰,他卻選擇重新出發,帶著好萊塢資金、韓國腦袋、漫畫題材與不確定的未來,拍出了備受期待的科幻新作《Mickey 17》。這正是奉俊昊──一位從不重複自己、也永遠無法被定義的導演。

奉俊昊(Bong Joon-ho)是當代最具國際影響力的韓國電影導演,他總是擅長將類型片「變調」──融合黑色幽默、社會諷刺與驚悚節奏,用觀眾熟悉的故事框架說出令人不安又深思的現實。2006年的《駭人怪物》是他第一部突破全球市場的作品,以韓國政府與美軍政治角力為背景,包裹著怪獸片的外衣,實則是一場對權力荒謬與家庭價值的批判。

然而,讓他真正一躍成為全球矚目的焦點,是2019年的《寄生上流》(Parasite)。這部融合懸疑、諷刺與悲劇的家庭故事,不僅榮獲坎城金棕櫚,更橫掃奧斯卡四項大獎,成為首部奪得最佳影片的非英語片。這不只是韓國電影的勝利,也是世界影壇對「類型片也能深刻」的最高認可。

就在外界認為奉俊昊將穩坐亞洲導演王座時,他卻轉向更難駕馭的科幻小說改編計畫──《Mickey 17》。這部改編自 Edward Ashton 同名小說的作品,由《暮光之城》男星羅伯·派汀森主演,故事設定在一個複製人為人類進行高風險任務的未來殖民星球。奉俊昊再次回到《末日列車》的類型實驗場,用哲學與科技揉合的方式探討「自我」「犧牲」與「重生」。

從韓國貧民窟到太空殖民地,從家庭鬥爭到人格存續,奉俊昊不斷擴張他的敘事邊界。他不是在拍電影,他是在重建觀眾對「電影是什麼」的理解。如果你想看到類型之外的驚喜、娛樂背後的思考,那麼奉俊昊,是永遠值得追的那一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