——從狼人少女身上,找到做自己的勇氣
在《Wednesday》這部黑暗系青春懸疑劇中,每個角色都怪得有特色,但如果說有誰真正「溫暖了這部劇」,那答案毫無疑問是Enid Sinclair——那位喜歡亮色指甲油、擁有彩虹衣櫃、講話像泡泡糖跳舞一樣的狼人少女。
網絡上會有影迷說《Wednesday》是給孤僻、不合群者的劇,那Enid呢?她不孤僻、不陰沉,也不是主角。但她卻用自己獨特的方式,教會了我很多活著的溫柔方法。
Lesson 1:你可以很溫柔,但不必沒脾氣

Enid 在劇中對人友善、樂觀開朗,但當她被忽視、被誤解時,她不是一昧忍讓。她會生氣,也會正面表達自己的不滿。她讓我明白:真正的溫柔,不是討好別人,而是能夠設下界線的溫柔。
她和Wednesday吵架過,也失望過,但她從不選擇躲起來,而是勇敢地說:「我不是來當你情緒垃圾桶的。」
這句話,狠狠打中我內心那個常常害怕「表達真實情緒會不被喜歡」的小聲音。
Lesson 2:努力做自己,不代表就不孤單
Enid 的家庭對她充滿期待——希望她快點「完全狼人化」,希望她不要這麼「非典型」。你可以感受到她內心的矛盾:一方面努力發亮、想讓大家接受她;一方面卻始終懷疑自己是不是「不夠好」。
但她沒有選擇變成別人要的樣子。她一直都穿著自己喜歡的顏色,笑著去做會讓她開心的事。
她用行動告訴我們:就算你心裡偶爾會怕,但還是要為了自己喜歡的樣子活下去。

Lesson 3:你不需要和朋友一樣,才能被理解

你看過那種「朋友一定要有共同興趣、共同語言」的說法嗎?Enid 和 Wednesday 幾乎沒有一點點相似,但她們卻是彼此生命中最重要的人。
Enid 不強迫Wednesday變成外向的人,也沒要求她一起跳舞自拍。她只是在她需要的時候,靜靜地站在旁邊——像一道光,照進陰暗卻不刺眼。
這種友情,不熱鬧,卻深刻得讓人想落淚。
Lesson 4:可以慢慢來,不用急著「變成應該的樣子」

狼人該什麼時候變身?Enid 變不出來,大家都在壓力她。但她最終選擇用自己的節奏成長——在真正的危機與愛面前,才完成了蛻變。
這讓我想到我們成長過程中總有很多「應該」:
-
你應該更成熟
-
你應該更有目標
-
你應該早點找到自己要什麼
但Enid說:你可以等。等自己準備好再起跑,沒有人能為你設下倒數計時器。
剛好最近偶然聽到一首歌曲,是一組名叫桃子假象Peach Illusion 的中國獨立樂團所創作的「有些事搞砸也沒關係」,也推薦大家去聼哦!
Lesson 5:溫柔也是一種超能力

在一部充滿解謎、懸疑、死亡與冷酷的影集中,Enid 卻能夠靠著「聊天」「傾聽」「關心」「笑容」改變人——不是魔法,也不是狼人之力,而是最平凡的情感連結。
她讓我們看見:堅強不一定要用硬殼裝出來,有時候願意先向別人走近一步,就是最強的力量。
Lesson 6:接受別人的黑暗,也要捍衛自己的底線
Enid 是全劇中最包容的人之一。她接受Wednesday的不說話、不分享、不擅表達,甚至連「你真的不想要有朋友嗎?」都壓在心底不說出口。她不要求回報,也不急著「修理」對方。她相信人有不同的頻率,只要你還願意站在我身邊,我就會等你學會打開自己。
但她也不是無底線的天使。在Wednesday一再推開她、在她最需要朋友的時候冷漠對待時,Enid 選擇離開了宿舍。這一幕超關鍵:

「我一直在努力靠近你,但你連一點點回應都不願意給我。」
她用這句話提醒觀眾:愛與包容,不該是單向壓抑的妥協。
即使你溫柔善良,也有權利說出自己的委屈。Enid 的這份自我尊重,是我們每個在人際關係中過度忍讓的人,最需要學習的界線感。
Lesson 7:即使你還在學會相信自己,也可以成為別人的力量

Enid 整部劇其實也很迷惘——她沒辦法變身、不像家人期待中的那樣狼人、也總是被拿來跟「別人家的孩子」做比較。但即使這樣,她還是能成為朋友的依靠、安撫宿舍氣氛、在學院裡交到許多朋友。
這就是Enid 最讓人感動的地方:
她從來不是一個完美角色,卻總是努力讓別人變得更好。
她不是那種自己已經圓滿才去幫助別人的人,而是那種即使自己還有不安、懷疑、害怕,也願意伸出手說:「你還好嗎?」
我們總以為「成為力量」的人,必須是最堅強的,但 Enid 告訴我們——只要你願意聽、願意理解,你就能是別人的光。
Enid教會我們的,不只是怎麼當好人,更是怎麼當好自己

她用彩色穿搭教會我們:不要為了融入黑白世界而犧牲自己的彩色靈魂;
她用善良卻堅定的性格告訴我們:溫柔不是犧牲,是選擇;
她用一場遲來的變身告訴我們:每個人的成長節奏不同,但那不代表你不夠好;
而她用陪伴與離開,讓我們記住:愛,從來不是單方面的堅持,而是願意一起成長的雙向選擇。
所以 Enid Sinclair 到底教會了我們什麼?
也許是:在這個逼你戴面具、裝堅強的世界裡,你依然可以彩色地存在、真實地愛人、不委屈地前進。